提问 1 |
【主持人】 请问什么是地震行业云平台? [15:03:55]
【地震信息中心王行舟主任】 采取资源池化、动态资源调度、智能化云管理等技术路线,构建地震系统云平台。实现专家资源、计算资源、设备资源、数据资源的充分共享。改变当前地震行业中数据分散现状,打破管理与应用中的壁垒,实现行业内所有数据的统一、集中存储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类数据与信息服务系统。云平台可以实现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资源配备的按需调整,保障业务系统的资源供给,满足其运行需要,提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服务质量。 [00:00:00]
|
提问 2 |
【主持人】 请问我省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分布情况是怎么样? [15:05:06]
【应急救援处处长周齐】 目前我省16个市均建设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共有应急避难场所320个,面积超过4500万平方。其中I类避难场所共2个(合肥、铜陵各1个),II类避难场所12个(合肥4个、铜陵6个、淮北、六安各1个),其余大半能达到III类避难场所标准,还有相当数量避难场所还未能达到III类避难场所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场地来源主要有公园、学校和体育场馆。 下一步工作计划主要是2个指导:一是指导县以上城区完成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整体规划,二是指导各市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分类评级工作。 [00:00:00]
|
提问 3 |
【主持人】 能不能解释下什么是减隔震技术,在具体实际中的应用情况是怎么样? [15:06:03]
【震害防御处处长翟洪涛】 国内外众多工程实践和震害实例表明,减隔震技术能有效减轻地震作用,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能力。因此,推进减隔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能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对“韧性城乡”计划以及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很好的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为切实做好工程韧性技术在我省范围内的推广、应用,省地震局将进一步加强与发改、交通、住建、水利等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行成工作合力,确保“韧性城乡”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00:00:00]
|
提问 4 |
【主持人】 请专家具体解释一下什么是活断层探测?地震小区划? [15:06:49]
【监测预报处处长凌学书】 活断层探测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确定活断层准确的空间位置及深部构造环境,获取其滑动类型、滑动速度、古地震事件、中强以上地震复发周期等参数的一项基础探测工作。 地震小区划是对某一特定区域范围内地震安全环境进行划分,预测这一范围内可能遭遇到的地震影响分布,包括设计地震动参数的分布和地震地质灾害的分布。 省地震局将加快推动《安徽省“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中提出的“重点区域活断层探测,在长三角城市群和郯庐断裂带沿线地区开展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小区划”工作,指导我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郯庐断裂带沿线和长三角城市群等地级市,特别是地震基本烈度7度及以上城市,对活断层探测项目进行立项并尽快组织实施。
|
提问 5 |
【主持人】 请问我省目前一县一馆建设情况是怎么样的? [15:07:55]
【监测预报处处长凌学书】 确保在“十三五”时期,实现全省范围内市县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全覆盖,力争实现各县(市、区)创建1个市级以上防震减灾科普馆(教育基地)。将建成的防震减灾科普馆(教育基地)作为地震科普宣教的固定主阵地,与科普大篷车等流动宣传方式有机融合,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不断提升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自救互救能力和应急避险能力。 [00:00:00]
|
提问 6 |
【主持人】 请问社会公众想了解自己房屋的抗震设防性能,可以去哪里咨询?有什么网站可以查询吗? [15:08:54]
【震害防御处处长翟洪涛】 目前,广大群众可登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网(www.gb18306.cn),通过输入地名、经纬度等信息,来查询全国各地的地震动参数,也可通过该网址下载、安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APP”来查询地震动参数等相关信息。 [00:00:00]
|